中国  山西  太原

藏经楼

所属分类
没有此类产品
给我留言
联系我们

藏经楼

 

 

 

 

又名风华楼,坐落于公园中心地区7726平方米的广场正中,外观3层,实为2层,为宋元时期木结构、琉璃瓦顶的垂檐歇山式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79.22平方米,楼高17米,建于高1.7米的石砌台基上,基座长36米,宽29.4米,四周有石栏杆。古雅端庄,气势宏伟,是公园举行庆典、集会和各种文化活动的中心。该楼原为太谷县东大寺(又名资福寺)内建筑,据清光绪十二年(1886)《太谷县志》记载,资福寺(又名东大寺)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清康熙十三年(1674)重修,“壮丽宏敞冠诸寺”,新中国成立初期寺毁仅存藏经阁。1958年,省、市领导决定将藏经阁搬迁到迎泽公园,1960年全部搬迁完成。1962年安装避雷针,同时铺125平方米的水泥路面。1973年在南面安装石狮子1对,北面广场安装虎形景石1座,1974年完成藏经楼北沥青水泥广场铺设工程。1975年完成藏经楼广场至正东门水泥路面,工程完成后进行油漆彩绘,1988年第二次进行彩绘,同时安装藏经楼台座栏杆等工程。1960年,副省长郑林题写毛主席诗词对联“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1979年,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太原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崔生茂书写牌匾“藏经楼”悬挂于楼中央。2008年7月25日,藏经楼改造工程开始施工。工程由太原市园林建筑设计院等设计,由山西省宏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建筑工程单位施工,于8月28日顺利完工。重新铺装了藏经楼广场并对藏经楼进行了保护修缮工作,为了展示佛教文化,在楼内购置经书展柜,陈列经书,使藏经楼实至名归。藏经楼的建成改变了公园气势面貌,成为迎泽公园的象征,闻名省内外,也是龙城十大地标建筑之一。

楹联

 

 

北:云晴当槛碧,山晓入楼青

出处:康熙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静好堂。

 

 

南: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