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插云建筑群
五峰插云景区仿古建筑群位于迎泽公园南湖一带,其东峰和中峰四周环水。东峰是迎泽公园最高点,山顶建以望远阁,该楼阁为高台式建筑,底部高台为框架结构外包石材,顶部楼阁为传统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三层三檐十字歇山顶与攒尖顶组合式屋顶形式建筑,明代建筑风格,此建筑物的台基内部可用于茶社或文创产品交流空间,其上部望远阁是登高环视迎泽公园全景的重要设施。东峰与中峰之间建以敞肩式单孔石桥相连,该桥长42.8米,宽5.7米,横跨东西,桥主体采用钢筋砼结构,外部用绿沙石雕饰栏杆、砌筑拱券、铺墁桥面,其外观风貌体现了隋代赵州桥的美韵。中峰峰顶建有观象台,观象台平面呈正八边形,内部中空,立面由下往上收分,南面出歇山顶抱厦,北面设券门。观象台顶部设置了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仿品),这是一座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间的机械装置于一身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我国古代的小型天文台。内部设为天体文化球幕电影展示空间。由此可知,迎泽公园观象台就是一座集天文观测与天文学科普教育的展示馆。中峰北侧临水设榭,并以爬山廊与半山相连。中峰和西峰之间以三孔桥贯联,该桥为三孔拱桥,长35米,宽4米,桥主体采用钢筋砼结构,外包青白石,体现了明代石拱桥风貌。西峰设听雨轩及单壁廊,东峰和西峰登山步道设石牌坊。该建筑群总建筑面积772.95平方米。
望远阁
东峰是迎泽公园最高点,山顶建以望远阁,该楼阁为高台式建筑,底部高台为框架结构外包石材,顶部楼阁为传统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三层三檐十字歇山顶与攒尖顶组合式屋顶形式建筑,明代建筑风格,此建筑物的台基内部可用于茶社或文创产品交流空间,其上部望远阁是登高环视迎泽公园全景的重要设施。
前一层:鳧鸭闲暇水意欲远,烟云浩渺山色自前
出处:曾国藩
后一层:流年似水莫待白头空悲切,往事如烟要将肝胆写春秋。
出处:蔡元培
意思:珍惜时光,倾注奋斗,不悔此生。
观象台
观象台平面呈正八边形,内部中空,立面由下往上收分,南面出歇山顶抱厦,北面设券门。观象台顶部设置了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仿品),这是一座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间的机械装置于一身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我国古代的小型天文台。内部设有天体文化球幕电影展示空间。由此可知,迎泽公园观象台就是一座集天文观测与天文学科普教育的展示馆。
水运仪设计概况:
功能及结构:由给水系统、动力系统和功能系统组成,上层、中层的浑仪、圭表、浑象满足观象功能,下层的动力系统和报时系统满足报时功能。本次建设采用1:2比例复原成7m高、4m见方。内部核心构件采用“不翻斗”方案,外部采用铜包木、内部主体结构采用现代合金钢结构进行设计。
下部设计采用数字式观象厅
数字式观象厅既能作为天象仪使用,又可作为数字球幕放映厅设备,大大拓展了观象厅的用途,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观象厅设计概况:
内设10m天幕、数字播放系统、投影系统;服务器、影片等软件系统;观象厅装修部分包括灯光系统、吸音系统、通风系统、小型会议室系统等。
锦绣阁
东: 心地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楼,
性天有化育触处都鱼趺鸢飞。
出处:《菜根谭》原文
意思:只要心中没有任何风波浪涛,到处所见都是一片青山绿水的美景;只要本性保存一颗善良的爱心,随时都像鱼游水中、鸟飞空中那样自在。
西: 琴韵声清松窗滴露依虫响,
书帷夜永萝辟含风动月华。
出处:康熙题北京景山观德殿
聚贤楼
1、前:凝神葆和颐性养寿,秉道育真讲艺立言。
出自:左宗棠
2、后:灵机凑泊意到笔随,有目共赏且以自怡。
出自:蔡元培
临水轩
前:竹因临水脩清品,人为游山放古怀。
出处:姚文田,浙江吴兴人。嘉庆四年(1799)状元,翰院名贤,文坛巨匠。清代蜚声朝野的著作名士,官至礼部尚书。
后: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行。
出处:蔡元培
意思:春日天晴水清,清澈平静的水面倒映蓝天行云让人感到仿佛坐在天空上。秋日漫山秋叶飘零,人走在山中,山景如画,人就仿佛在画中穿行。
卧云楼
卧云楼为二层三檐八角楼,两侧带翼廊,犹如雄鹰展翅。采用仿明清传统砖木结构北方园林建筑风格。
前:佩服若兰守身执玉,清论如乐和气在堂。
出处:清 纪晓岚 行书八言联
后:水流花开得大自在,风清月朗是上乘禅。
出处:李鸿章
意思:这个是说开悟见性后的境界,禅宗开悟之后,见到了自性,明白了一切法都是由自性生出来的,河水的流动、鲜花的开放、清爽的微风、明亮的月亮等等一切自然现象无不如此,再也不能束缚人的身心,而得到大自在,这就是最高明的禅。